汉语拼音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语文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汉语拼音也是小学教学的第一道难关,也是小学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再加上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这就使得原本就不吸引人的拼音教学难上加难。然而,拼音教学有是帮助学生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如何最大限度的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尽量掌握汉语拼音呢?倪海曙说过:“对于孩子来说,学习的最大动力,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教学实践也证明:兴趣是学好汉语拼音的关键,拼音教学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孩子学习拼音的兴趣。只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巧妙创设学习环境,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起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一、汉语拼音的概念
汉语拼音是拼写汉民族标准语的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拼音文字方案的国家标准,也是联合国规定用来拼写中国人名地名和专用词语的国际标准。它是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采用音素化的音节结构拼写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的一种方案。
二、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拼音教学应图、形、音结合记。
很多初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对26个拼音字母并不陌生,他们在幼儿园或多或少接触了一些汉语拼音知识。但是他们学习汉语拼音在幼儿园不是很规范,依据一年级新生这样的认知特点,我在拼音教学中重点读准字音、开发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上。教材汉语拼音部分有几十幅富有启发性的插图,或示意字母发音的插图。因此,我们可以把插图作为切入点,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观察图,从图中找出与该字母相似的或相近的地方来。例如:在教学单韵母“a”的时候,先引导学生看插图,图中的小女孩的头部像“a”的形状,小女孩张大嘴巴发的就是“a”的音,老师先读一遍,接着让学生示范其发出来的音。教学“e”时,插图是一只鹅在池塘中游泳,水中的影子,在老师的引导下,就会发出“e”这个音了。在练习发音时要求学生口型标准,声音洪亮,学生之间互相看口型,摸自己的腰部、喉咙、鼻子等部位感受发声时气流的强弱变化。这样教学一年级学生都很喜欢。在区别“b、d、p、q”时,我让学生设计一幅画,分别把四个字母的插图画下来,在旁边标出规范的字母来,学生看图自编歌谣:“天线bbb,小鼓ddd,红旗ppp,数字9qqq”来形象记忆。
利用插图的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能较快地把所学的知识记牢。
汉语拼音课的教学内容只有字词,没有句子,更没有故事情节,缺乏一定的语言文字情境。每堂课学生学习的都是一些抽象的表音符合,而且这些符号既难读又难记,学生学起来易感到枯燥乏味。应该将字母的形和发音与插图结合起来,将抽象字母具体形象化,激发学生的情趣。例如在教学aoe时,可以先出示图画:这是一幅美丽的乡村图,一位阿姨带着小姑娘来到小河边,看到了大公鸡和水里的大白鹅。这是学习拼音的第一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在教学时应该避免枯燥乏味的练习,而要充分借助插图的情景调动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中,在自我探索、自我发现中愉快的认读、书写。根据教学目标,本节课的训练点有两个,第一是学习拼音aoe,第二是练习看图说话(并渗透美感教育)。这两个当中又以第一个为重点。教学时,可以考虑将拼音的学习放在看图说话中进行。从看图说话导入,让学生自己发现隐藏在图中的拼音的形,在模拟唱歌、打鸣的活动中读准音,在发现形的过程中学会写。在这一点上,自认为做得还不够好,没有充分利用好插图,在教学设计上还有所欠缺,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形近字母比较记。
汉语拼音是符号文字,由一些固定的字母笔画组成,包括左半圆、右半圆、长竖、短竖等等。在教授由这些笔画组成的b、p、d、q等字母时,可将这四个字母分成两组启发学生采用比较的方法学习。这组形近字母在比较时,可以引导学生想:b-p都是右半圆,听广播(b)天线往上拉,泼水(p)水往下流;d-q都是左半圆,马蹄(d)向上带土,气球(q)下边拉绳。还可同时加上手势和口诀:右下半圆b,左下半圆 d,右上半圆p,左上半圆 q。学生在边看、边说、边比划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这两组字母的记忆。两个相近字母一目了然,使学生模糊的形象得以清晰。
3、顺口溜辅助记。
"一个门洞n,两个门洞m,小棍赶猪l l l。"当学生们背着这些琅琅上口的口诀时,字母的音和形已被他们牢牢掌握。在教学中,应根据低年级孩子喜爱诵读的特点,尽量设计一些口诀让他们背诵。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唤起学生的创编激情,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启发学生自编口诀。学生们对这种提议积极性很高,还能够自已编出一些儿歌助记,如:一根棍儿有个小米粒(i);一个1上面有个小水滴(i );小圆圈o o o等生动形象的顺口溜。这在我以后的教学中都是需要学习与改进的。
4、运用儿歌、口诀、童话故事
①儿歌、口诀。
在拼音教学中,如果充分运用儿歌帮助学习拼音,不仅能激发学习拼音的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记忆速度。我们学习单韵母和声母时,可以编一个歌诀,帮助学生记忆。老师可以让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唱,在流动的节奏感中发展了音乐的智慧,也学会了汉语拼音。例如:单韵母: a: 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aaa; o: 太阳出来红彤彤,公鸡一叫ooo.e;清清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像个eee。声母:一个门洞 nnn,一根小棍 lll,椅子椅子 hhh ,小苗小苗 rrr。利用这样的方式,学生边带动作,边读记,很容易学会了汉语拼音。
②童话故事。
用故事来教学,不仅可以降低教学的难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激活孩子们的语言智慧,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比如在拼音第一课:学习韵母“a、o、e”时,我就以书中的情境图为材料引导学生编故事:早晨,太阳公公出来了,小朋友、小动物们都起床了。新的一天开始了,大家多开心啊!瞧,小姑娘来到河边的草地上练起了嗓子, aaa——aaa。将“a”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跟着练一遍。接下来是同样的方法,大公鸡也在草地上练起了嗓子,听! ooo--ooo 。大白鹅在水里快活地游着,看着自己在水里的美丽倒影,不由得也唱起了歌, eee--eee。身子白白的,嘴巴红红的。哇!清晨的小河好热闹啊!这样就营造出一个童话故事般的环境,学生在听听、学学、练练的过程中快乐地掌握了a, o, e的读法,提高他们的积极主动性,也激发了他们对于学习汉语拼音的浓厚兴趣。同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给每一幅插图编故事,看谁编的形象生动。
③活动激趣。
这类教具主要用于较难掌握的拼读过程。把章节读过程以活动教具的形式展示出来。让死的书本“动”起来,寓教于乐以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例1、在教学b-a→ba时,由于这是第一次接触声韵相拼,是个重难点。于是我准备了两个大小适当的纸盒。在第一个纸盒上的两个面上分别写上b和p,另一个纸盒的四面分别写上a的四声。教学时,先出示b,再出示a,两个纸盒相碰撞,表示声母b和韵母相拼,得出ba。这样的出示方法简明、有趣,学生也感兴趣,而且制作十分简便。例2、在教学j、q、x与ü相拼时,去掉两点的规则是一个学生最难牢固掌握的内容之一。这个规则的讲解可以用表演故事的形式来叙述。小ü是学生, j、q、x是老师,。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头饰进行表演。学生见老师脱帽行礼。学生一边讲故事,一边手拿教具来表演。这样,学生通过观看,很容易就把小ü的去点规则记住了。例3、为了训练学生的直呼三拼音节的速度,我还用开火车的方式,老师任意要求,说“二声调”,学生就把课本上的音节全用二声调练习。通过竞赛的方式,学生准确掌握了带调拼读音节。变化的趣味教学,营造了愉快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三、激励机制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意对学生的激励,对于初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我一般布置作业很少,要求学生静静地在四线三格里填写,看谁写的美观,这样学生在刚入学体验到只要用心,就可以学习的又有趣又有成就。
同时,还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刚入学的儿童注意力短暂,要使他们掌握拼音知识,就必须采取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因此教的方法要科学,形式要多种多样。一年级的学生记得快、忘得快,如何将暂时记忆有效化,变成长期记忆。根据学生的年龄小,好动、爱表现、记忆力强的特点,可以将枯燥无味的复习巩固方法换成找朋友、摘花、摘苹果,送信、爬山比赛等游戏形式激起学生的兴趣。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易接受且喜闻乐见的形式。利用儿歌的趣味性和琅琅上口的特点,让学生多读多拼少写,既能纠正其发音又能丰富学生的知识。
金安小学 李誉环
2018-05-21